查看原文
其他

山西广灵涧西村:依托清代古民居建筑蝶变的示范村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乡建院 Author 乡建院


导语:山西,总令人想起红灯笼高挂、深宅大院几许。在山西广灵县壶泉镇木槽涧河西,坐落着始建于道光年间的清代古村落——涧西村。水系从不说谎,河流过处,万物生息,文明落地,涧西村在200多年后,迎来了新飞跃。


2018年8月7日, 山西省委常委、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,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,省住建厅总规划师翟顺河,大同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武宏文等领导班子一行人,参观大同市首批乡村提升工程示范村的涧西村,深入考察整体提升工程情况。



 

据悉,涧西村乡村提升工程是由壶泉镇党委、政府按照县委、县政府统一部署,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为指引,中国乡建院主导规划设计完成,在特色产业、基础设施、乡村文化、治理体制、生活水平等方面提档升级


考察灯笼制作中心



参观烧窑体验工坊 


冒雨考察下沉广场


提升后的涧西村,在保留清代古村落样态、延续传统乡风的基础上,已初具集传统民俗、清代院落、当代设计、自然生态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村面貌,从“涧西村”蝶变为“特色涧西古堡”。


1

改善人居环境是乡村提升的“重中之重”


涧西村位于广灵县城北7 公里处,耕地面积1471 亩,人口168户447 人,建档立卡贫困户39 户63 人,年底计划实现整村脱贫。全村有党员24 人,共有低保45 户52 人,五保户2 户2 人。



 航拍涧西村落 《涧西村史》


对现有农户生活环境的改善是本次乡村提升工程的重头戏。在涧西村原有清代古建筑群落5个大院外,总体规划设计以由一条主街分为南北两区,北区为传统风貌体验区,建筑物以灰砖灰瓦为主,南区为村民生活区,建筑物以红砖红瓦为主。具体为: 调整增加道路、村东部分原有房屋拆除整治,院外户外道路加装路灯、村貌统一提升、增加公共浴室、游客活动中心、下沉广场等公共设施建筑。


提升后的村庄面貌


此外,根据村庄实际居住情况解决问题。改变村内原露天电线,全部将电线地埋,有效消除全村的安全隐患;污水集中处理,为村民安装室内淋浴及水冲厕所,实现污水无害化,解决原有旱厕带来的病菌、气味等卫生问题;农户房舍有效改造,使用简洁质朴、本地易得材料,改造农户原有房屋屋面、门窗、院落,保持煤房、杂物间、厕所、门楼整洁,提升百姓整体居住环境。

 

2

历史遗珍是乡村旅游的“文化密码”


涧西村始建于1840年,第一代叫做王守先,在耕作建村的同时,兴修了大量农田水利工、民居民宅、庙宇堂楼等,1842年在中堡门刻“澗西莊 峕 光緒甲申年”,标志涧西正式建村。


 清涧西古堡布局图 《涧西村史》


西堡门“逢吉门”、东堡门“康强门”、堡墙随后建起, 1907年夏形成由三座堡门、东西南北堡墙围合而成的庄园,内有祠、楼、殿、院等多种的清建筑群落。


西堡门—逢吉门(提升前)



西堡门—逢吉门(提升后)



东堡门—康强门(残存)


东堡门—康强门(提升后)


村内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有:清代古院落5 处、观音殿1 座、堡门1 座、堡墙3 处、地窖4 处、水井1 座、影壁2座等,2011 年10 月大同市人民政府公布涧西村为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
3号院茂德堂(提升前)




三号院茂德堂(提升后)


此次提升工程里,通过对原有堡墙外遮挡物的移出,将整个清代古堡形制完整再现,历史建筑遗珍的光辉充分彰显,朴质壮观、四方通达的山西民居古村落鹤立于眼前,在踏入涧西古朴的堡门时,仿佛也迈入了百年前时光。



仿佛迈入百年前时光


王氏家族兴建而成的涧西村,濡染王氏家风,乐善好施延续百年,铸就村庄民风淳朴、村风和谐,涧西人崇文尚武、立德孝贤、辛勤劳作、善良友爱,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建国后,为本县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

共建村庄的淳朴村民


留传至今的“涧西烧炕”、“涧西拆糕”、“涧西赶牛车”、“涧西松”等故事传说,给这个古老文明的山村平添了几许神秘色彩。


涧西松与自愿守古松的老汉


无论是保留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落,还是代代濡染的仁善乡风,都为涧西村提升转型为旅游村夯实了基础,也成为整体村落规划时充分考虑的文化密码。

 

 

3

产业升级是乡村振兴的“转型之本”

 

历史上的涧西庄由王家起兴,从种植耕作的农业开始,农忙时节村里仅干农活的长工和短工就有500 多人;随着家族壮大逐渐出现酿酒业、商业、养殖业、运输业等多种业态,积累了大量钱物,成为广灵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。


新中国成立后,涧西村依然属于农业大村,当时广灵县有着" 学涧西,赶南房" 的时代标语,更有" 两省三县十八大队" 的称号。1961 年,涧西归属王洼公社。1964 年4 月初,县定涧西为全县12 个“农业学大寨”旗帜队之一;1976年王洼公社筹建涧西瓷厂,1980 年建成正式投产;1984 年涧西生产大队改为涧西村民委员会。2001 年3 月,涧西村划归壶泉镇管辖。


窑厂旧貌



改建后窑厂为“陶瓷体验工坊”


西村经历着完整的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往复,在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,运用“大设计”、“系统规划”思维进行经济提升,也是此次工程的重心。为此,县领导班子以“农业”和“旅游业”为两个方向分别进行转型和升级。

 

在农业方面,以特色农业种植为试验重点,运用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和整体经济优势,将涧西村1461亩耕地中的1395亩集体流转,引进大同市神农本草药用植物园建设项目,发展药用花卉种植业,主要种植枸杞、玫瑰、百合、景天等。

 

种植的药用花卉也成为涧西村口景观


用本村烧制的瓮栽种花草 


种植的花草因具备药用和观赏双重属性,既可作为药材商品售卖,也可作为旅游村的花海风景。根据时令特点,在不同季节里,形成错落有致、层峦起伏的花之海洋,与远山、良田交相辉映,形成兼具地域与产业双重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致。

 

药用花卉种植


此外,申请财政扶贫资金50 万元,投入广灵县带丰农牧有限公司,用于蔬菜大棚和猪场建设,推行循环高效养殖项目;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0 万元,投入广灵县神水豆业有限公司,用于购买豆制品专用冷藏车,推行豆制品加工项目;申请财政扶贫基金,经过第三方评估后,回购千栋片区菇菜大棚54 栋,作为村集体资产。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,进行多项目灵活经营。

 

多种项目的灵活经营


同时,为了使涧西村具备旅游特质,此次结合乡村提升工程,依托涧西村明清古民居建筑群,深挖历史民俗,整合优势资源,按照“旅游+”和“+ 旅游”的发展模式,紧盯基础设施完善、村容村貌改善、村庄环境治理和亮点打造规划。


改建后增设村标—“涧西”


改建后候车亭


改建后影壁


建后涧西支部大院


对涧西村内五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提升,实施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;同步规划设计旅游线路、瓷厂体验区、旅游体验区、停车场、公厕、景观绿化等配套设施,打造传统民俗旅游, 逐步形成吃、住、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格局。依托旅游产业,逐步带动全村经济实现大力发展,加快脱贫致富和奔小康的步伐。


 入村村口涧西村村标+候车亭 全景


入村马路 


村口的涧西古松 


东堡墙外影壁


堡墙外广场 


东堡门 


主街和街心花园 



村民公共浴室


天雨湖改建的下沉广场(夜景)


雨后村庄主街景色


运用好乡村本身的产业特质,观察出时代消费的前沿特点,将有历史印记的村庄在延续原有产业的同时,进行转型升级,是涧西村力图探索的振兴路径。


 

3

系统乡村建设是激活内生力的“源头活水”


乡村建设是复杂的巨系统,系统性、专业性建设才能激活乡村内生动力,实现真正的振兴。而这个系统乡建的过程包括硬性与软性两个方面。

 

硬体建设上,全村整体规划在整体格构上以“保留古村形态、优化基础设施”为基本原则,在具体空间上以“明确村庄产业发展方向、依据产业需求营造空间”为工作方法,在保留明清古建院落的基础上,以主街为中轴线,形成北部传统文化体验区,南部村民生产生活区的整村格局。

 

此外,充分考察涧西村的在地资源、原有公共空间的优势,在“在地资源再利用、建筑废料恰利用、废弃空间巧利用”的规划指导原则下,因地制宜、变废为宝的创造出“饱含旧基因、呈现新样态”的村落面貌。

 

在地资源河底卵石的“再”利用


在整体改建涧西村庄时,延续了当地传统建设模式“河卵石+夯土”的手法,利用木槽涧河流域整治工程清理出的河道卵石为主要材料,在村东口的村标、挡土墙、影壁、东堡门等重点项目上,将在地资源“再”利用于整个乡村建设的细节之处。


建筑废料用来填埋“树坑 ”


建筑废料做下沉广场小岛的“骨料”


建筑废弃支架拆解重组为护栏

 

在村庄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建设过程中,难免产生出一定量的建筑废弃材料。由于建筑废料具有难消解、填埋占空间等特性,因而在规划设计,将建筑废料进行分类和再利用,把废弃砖瓦用作混凝土骨料或者树池防扬尘覆盖料,把废弃的混凝土模板支架进行拆解和重新组装为护栏,在保留原有村庄历史基因的基础上,又将建筑废料恰到好处的利用起来。

 

改建前的天雨湖麻荒


废弃空间的“巧”利用—天雨湖变身下沉广场


更值得一提的是,废弃空间的“巧”利用。涧西村最西北有个天雨湖,曾为村民活动嬉戏中心,随着自来水入户,天雨湖慢慢被荒弃,成了长满杂草、树木的深坑。设计团队因地制宜,借助下沉地势打造出下沉式广场,成为新村庄的公共活动空间,在既避免了大量的土方填方,又保护了原有柳树、植被的同时,更特别关照村子里的老人和小孩子,专门有针对性的设置秋千、跷跷板和象棋盘等设施,全面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景观性,丰富乡村公共生活。


认领乡村公共空间 成为“护花使者”


旗袍队在涧西村表演



村民开始了新的公共生活


发掘出村子里剪窗花的阿姨


 原有手艺在体验工坊里再次被激活


此外,大量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建成后,还需激活村民内生动力,实现软性建设。因而,县领导班子与乡建院社区营造团队协作,调动村民积极性、自治性,挨家挨户发掘出村民特长,引导其形成兴趣小组,指导其在不同公共区域内组织活动,使规划的硬体公共空间利用活化起来;独具匠心的将街心花园植物、古松柏区由不同村民认养负责,培养村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。从环境治理、村民兴趣小组开始,逐步运用“自下而上”的社区营造激活乡村内生动力,提升软性实力。


4

涧西村系统乡建的落地仍将继续


目前,涧西村提升工程已基本完工,主街道、街心花园、下沉式绿化广场、公共浴室等都已竣工,村容村貌实现蝶变,从大同市广灵县的普通“涧西村落”跃变成为具备旅游观光潜质的“涧西古堡”,在此基础上的产业升级尝试,以及系统乡建落地仍将继续。

 

在适应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并存的趋势中,对于未来乡村的想象,在硬件设施改善之外,更需要以村民为主体,激发村民内生动力,形成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改善的“三生共赢”面貌,让乡村生活更美好。


文 / 品牌部 南山

图 / 亢继军 马超 冬子 尤彦兵 部分来自于网络




欢迎扫码加入
绿水青山分享群


我们的小目标

2年内,分享1001份乡愁

完成:12/1001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